农村腌制坛子肉做法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,下面一起来看坛子肉的腌制方法,希望可以帮助到你。
坛坛肉的制作方法
坛子肉
材料:猪硬肋肉5000克,冰糖15克,肉桂5克,葱、姜各10克,酱油100克
制作流程:
1、将猪硬肋肉洗净,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,入沸水锅中焯5分钟捞出,用清水冲洗干净。葱切成4厘米长的段,姜切成大片,用麻绳捆扎好。
2、把肉块放入瓷坛子中,加冰糖、肉桂、葱、姜、酱油及清水1000克,以浸过肉块为度,用盘子盖严坛子口,置中火上烧开5分钟,改微火煨炖约3小时,至汤浓肉烂即可。晾10分钟,把肉块与汤盛入汤碗内,也可在坛底用盘子托着,原坛子一块上桌。
营养价值:
在各种肉类中,猪肉的脂肪含量是最高的,主要以饱和脂肪酸为主。而猪肉中的胆固醇,也是各个部位有所不同,一般肥肉的胆固醇比瘦肉高,高胆固醇的食物如果摄食过多可能会导致动脉硬化,从而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生概率。
猪肉是一种营养十分全面的食物,除了蛋白质和脂肪以外,钙、磷、铁、血红蛋白等都是对我们人体十分重要的养分,吃瘦肉补铁的效果也要好过吃蔬菜。
坛子肉的腌制方法
四川传统的“坛子肉”,富有乡土风味。据传,此菜起源于四川农村乡间。因农家活路多,粮多猪多,猪多肉多。
栽插收割季节,农忙人少,既想吃肉“打牙祭”,又怕烹肉误农活。
于是在忙碌中,以坛代锅,匆匆将大块猪肉投入坛内,加盐加水加些葱姜调料,密封坛口,用“子母火”(柴灰火)煨起,待收工回家时,启开坛口,香味四溢。
这一食法也流传入肆市。
食材:
主料:林栖土猪生态黑猪肉 500g
坛子肉制作方法:
1.分割:
2.码盐:
取100g食盐和50g汉源花椒,装入钵子中,将新鲜的猪肉摸盐均匀,然后腌制2-3天,这一步尤其重要。
盐的多少和摸盐的均匀程度,直接影响到坛子肉最终的味道和口感。喜欢吃坛子肉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了。
3.过油:
将新鲜的猪油,放入锅中小火烧制,等猪油出油完全后,用漏勺将锅中的猪油残渣过滤干净。
然后将分割好的新鲜猪肉放入锅中小火烹炸,至猪肉呈浅金黄色时,停止加热。
4.起锅:
锅中坛子肉烹炸至金黄色时,便可以起锅了,用叉子将锅中的坛子肉起锅放进准备好的坛子中,最后用锅中的猪油封口。
5.包装:
最后等坛子中的油风干后,包装好,四川特色坛子肉就制作好了,坛子肉可以放置很久的哦,这是乡间土方法。
温馨提示:
温馨提示:坛子肉在摸盐过程中一定要均匀,要保证肉每个部位都有摸盐,腌制过程中每天需要翻下面!
坛子肉在锅中油炸的时候,时间一定不能太长了,否则会失去坛子肉本身的口感!
坛子肉风干储存,已为熟食了,蒸热或者煮熟即可食用,看大家的食用习惯了!
湖南坛子肉的腌制方法
湖南坛子肉的做法:
材料:猪硬肋肉5000克,冰糖15克,肉桂5克,葱、姜各10克,酱油100克。
制作步骤:
1、将猪硬肋肉洗净,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,入沸水锅中焯5分钟捞出,用清水冲洗干净。葱切成4厘米长的段,姜切成大片,用麻绳捆扎好。
2、把肉块放入瓷坛子中,加冰糖、肉桂、葱、姜、酱油及清水1000克,以浸过肉块为度,用盘子盖严坛子口,置中火上烧开5分钟,改微火煨炖约3小时,至汤浓肉烂即可。晾10分钟,把肉块与汤盛入汤碗内,也可在坛底用盘子托着,原坛子一块上桌。
扩展资料:
肉桂(拉丁学名:Cinnamomum cassiaPresl),又名玉桂、牡桂、玉树、大桂、辣桂、平安树、中国桂皮,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。树皮芳香,可作香料,味与产自斯里兰卡肉桂的桂皮相似,但较辣,不及桂皮鲜美,且较桂皮厚。在北美则肉桂粉不问来自中国肉桂抑斯里兰卡肉桂,均不加区别地一起出售。
肉桂皮从茎和枝条剥取,搁置干燥后,卷曲成卷。有的品种则为刮取。刮取者薄而为亮红褐色,未刮过的树皮厚而为灰色。肉桂粉浅红褐色。中国产肉桂的香味稍逊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产者,三者均具芳香,味甜而辣。中国肉桂和牡桂(C. loureirii)的未成熟果实贴生于硬而具皱的灰褐色杯状花萼中,通常长11公釐(0.4吋,包括萼筒);上部径约6公釐(0.25吋),连萼筒摘下干燥即称肉桂芽。有似桂皮的芳香和肉桂皮的甜辣味,用于食品调味。